上海故事
简介:
从民生的视角,以细腻的笔触,反映上海民生民情的演变,透视了上海各个阶层人们的真实生活上海老百姓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记忆,被重新唤起,充满着温馨与感动。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格达活佛
183
7.0
全20集
格达活佛
7.0
更新时间:03月06日
主演:多布杰,巴森,洛桑群培,扎西顿珠
简介:格达活佛出生在甘孜普通的村落,一个贫穷的差巴家庭五岁时经严格挑选,被遴选为灵童,在白利寺坐床为五世格达活佛。他十七岁赴拉萨哲蚌寺学习佛学经文。潜心苦读,二十四岁便获得了寺院里学问最高的学位——“格西”学位。格达活佛婉拒了留在拉萨发展的绝好机会,回到了康巴,选择了为贫苦农牧民众,信徒们“布道”的路。随之,年轻的格达活佛,正当他徘徊于不知如何更好地为“供养者”“普渡众生”的时候,中央红军来了。他与红军从躲避到相识,从相识到相融,从相融到相助。在红军离开以后,一座不大的白利寺,和当地的藏民一起,挽留和保护四百多名红军伤病员。为此他遭到迫害,以至他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十年。解放军回来以后,他与人民政府肝胆相照、心心相映,以至最后他做到了以命相许。一九五零年七月,格达活佛为了新中国,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拒绝了朱总司令、周总理的要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邀请,入藏劝和。他的爱国言行,深受藏族僧俗人民的赞颂,但却在昌都受阻,竟遭到帝国主义分子和亲帝势力的谋杀身亡。
4620
2005
格达活佛
主演:多布杰,巴森,洛桑群培,扎西顿珠
不想长高的孩子
154
7.0
HD国语
不想长高的孩子
7.0
更新时间:04月14日
主演:宋思远
简介:

  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影片。片中以冷冬冬为代表的几个小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冷冬冬家里只有奶奶,生活、学习就更困难了。孩子们想妈妈,想坐火车到滨哈市去看妈妈,因为超过1米1需要买火车票,所以他们千方百计不想长高。后来,一位老列车长偶然得知情况后,答应有条件带他们去看妈妈。为了达到老列车长允许去看妈妈所要求的学习成绩,几个孩子以此为动力互相帮助,冷冬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在影片的结尾,冷冬冬因为数学成绩比老列车长所要求的少了一分,主动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坐火车去滨哈市看妈妈的机会,而是决心要沿着铁道线走到滨哈市去看妈妈。
  通过这个故事,我联想到我自己,我每天坐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在学校有老师的精心哺育,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我们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未体会过老师、父母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和那些农村留守儿童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与快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我不但受到了教育,也学会了很多在父母身边学不到的东西,我在这里向各位家长汇报一下我的收获与快乐。
  一、团结合作最重要。影片中有许多镜头需要和其他小演员配戏。一个演员表演不到位,就得重拍,有时一个镜头要拍十遍甚至二十遍。表演得好,也要拍四五遍,因为导演要选最好的。这就要求大家互相配合,相互谅解,不能相互指责,不能因为自己拍的好,别人拍的不好就去说别人,发牢骚。
  二、学会战胜自我。在拍片过程中,我的腿扎了一根象牙签一样长的刺,因为医生当时没发现,后来发炎化脓了,做了三次引流,还打了一周的点滴,吃了不少苦。为了不影响拍电影,我早晨4点钟起床打点滴,然后马上坐剧组等在医院外专门来接我的车赶到拍片现场,带伤坚持参加拍摄。拍完影片回来后,每当我有畏难情绪的时候,妈妈爸爸就用这件事鼓励我战胜困难。
  三、成功的背后是艰辛。平时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都是演员们风光的一面,其实做演员是很辛苦的。我们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吃饭化妆,中午在尘土飞扬的路边吃盒饭,晚上一定要拍完当天的计划才能收工。有的时候,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夹克衫,而我因为剧情需要,却穿着背心、短裤。我记得我戏份最多的一天拍了12场戏,到夜里11点多时开始拍下雨的戏。在雨天是不能拍戏的,这种戏要用人工方法拍摄,用喷枪喷雨,还要放烟雾,还放一种类似焰火声音的东西,这样才有雷雨交加的效果。因为有的镜头要重复拍摄,一直排到后半夜一点多才结束。其实一开始拍的时候我的衣服就湿透了,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四、快乐无处不在。不管拍电影是多么艰苦,但我还是有很多的快乐,比如,休息的时候,在车上打扑克,在火车上吃东西,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等等。总之,快乐无处不在,不要因为快乐的时候少,就不去快乐;不要因为烦恼的时候多,就脾气暴躁。这就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个道理。

5194
2008
不想长高的孩子
主演:宋思远
评论区